(1) Fe原子移動是以馬氏體與母相(奧氏體)的介面為固定的平面·•₪✘•,每一個原子均相對於相鄰的原子以相同的向量移動·•₪✘•,且移動的距離不超過原子的間距·•₪✘•,移動後仍然保持原有的近鄰關係✘·。這種方式稱為切變✘·。
(2)馬氏體總是在母相奧氏體的一定結晶面上形成·•₪✘•,這個結晶面稱為慣習面✘·。
(3)奧氏體在極大冷卻速度下·•₪✘•,即在極大的過冷度下轉變為馬氏體✘·。這一轉變與珠光體轉變☁↟₪₪、貝氏體轉變相比·•₪✘•,其溫度更低(低溫區)·•₪✘•,不僅鐵原子失去擴散能力·•₪✘•,同時碳原子也失去了擴散能力·•₪✘•,這時形成的馬氏體·•₪✘•,保持了原奧氏體的含碳量·•₪✘•,也就是說含碳量為0. 8%的鋼·•₪✘•,加熱至奧氏體狀態·•₪✘•,其含碳量為0. 8%·•₪✘•,轉變為馬氏體後·•₪✘•,馬氏體中含碳量仍為0. 8%·•₪✘•,因而形成碳在鐵中的過飽和狀態✘·。故馬氏體轉變屬於無擴散轉變✘·。
(4)馬氏體轉變是將奧氏體過冷至某一溫度時才開始發生的✘·。例如·•₪✘•,T8鋼的Ms是255~230℃·•₪✘•,T12鋼的Ms是210~160℃·•₪✘•,CrWMn鋼的Ms是155~120℃·•₪✘•,5CrMnMo鋼的Ms是210℃·•₪✘•,3Cr2W8鋼的Ms是385℃·•₪✘•,GCr15鋼的Ms是180~145℃·•₪✘•,40Cr鋼的Ms是355℃·•₪✘•,65Mn鋼的Ms是270℃·•₪✘•,45鋼的Ms是330℃等✘·。
馬氏體轉變開始溫度通常用Ms或Mh表示✘·。馬氏體轉變終了溫度通常用M或Mk表示✘·。
(5)轉變的非等溫性
由於馬氏體轉變是非擴散型轉變·•₪✘•,因此沒有孕育期(實際是孕育期極短)·•₪✘•,也無需轉變時間(實際是轉變速度極快)✘·。只要過冷度到馬氏體開始轉變的溫度(Ms點)立即會以高速形成相當數量的馬氏體✘·。在一般的鋼中如果在Ms點以下的某一溫度延長時間·•₪✘•,馬氏體的數量不會增加;只有不斷地降溫·•₪✘•,馬氏體的數量才可以不斷地增加✘·。
一旦到了馬氏體轉變終了溫度(Mf點)·•₪✘•,再降溫馬氏體的數量也不再增加✘·。這種特徵稱為變溫形成瞬時長大✘·。由此可以看出·•₪✘•,等溫冷卻是無助於馬氏體轉變的✘·。若在某一溫度停留·•₪✘•,除了瞬間形成一定量的馬氏體外·•₪✘•,不會因為保溫時間的延長而使馬氏體的量再增加✘·。要想增加馬氏體的量就必須繼續降低溫度✘·。
(6)轉變的非徹底性
馬氏體的轉變溫度是從Ms開始隨溫度的降低而不斷進行的✘·。根據變溫形成瞬時長大特徵可知·•₪✘•,即使到了Mf點(一般鋼材的M都非常低·•₪✘•,如共析鋼為-50℃)也會有一部分奧氏體不發生轉變·•₪✘•,而保留下來·•₪✘•,這稱為殘留奧氏體✘·。此特徵為轉變不完全性✘·。Mf是馬氏體轉變終止溫度·•₪✘•,在通常冷卻條件下·•₪✘•,只能冷卻到室溫·•₪✘•,因此馬氏體轉變不能進行到底✘·。
實際上·•₪✘•,即使真正冷卻到Mf溫度·•₪✘•,由於種種原因·•₪✘•,馬氏體轉變還是不能徹底結束·•₪✘•,總還是有一定量的殘留奧氏體存在✘·。因此可以認為Mf是理論意義上的馬氏體轉變終了溫度✘·。
(7)比容增大
在馬氏體☁↟₪₪、珠光體和奧氏體三種組織中·•₪✘•,以馬氏體的比容最大·•₪✘•,奧氏體比容最小·•₪✘•,並且馬氏體含碳量越高·•₪✘•,其比容越大✘·。因此·•₪✘•,工件從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後體積要增大✘·。由於工件上各部位的形狀☁↟₪₪、尺寸總是不一致的·•₪✘•,這就造成各部位間體積變化的不均勻·•₪✘•,從而產生內應力·•₪✘•,這種因相變而產生的內應力稱為相變應力✘·。
山東源達旺鋼材公司長期為您提供65錳鋼板現貨切割定製批發零售·•₪✘•,公司經驗豐富·•₪✘•,能夠為客戶提供優質的65mn鋼板產品·•₪✘•,歡迎隨時撥打源達旺鋼板熱線電話進行諮詢訂購或來廠考察✘·。公司地址╃••╃╃:山東聊城高新區長江路東首魯西鋼材市場A區6號